消防安全知识
日期:2019-09-10  作者: 来源:  浏览量:5275

消防安全知识

1  我国消防宣传活动日是每年的119日。

2  我国目前通用的火警电话是119

3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自1998年起施行。

4  火灾中引起人员大量伤亡的主要原因是:吸入烟气窒息死亡。

5  学生宿舍不能乱拉电线、乱拉电源、违章使用电器、生火做饭、乱扔烟头,主要目的是消除火源产生的条件。

6  电脑着火了,应拔掉电源后用湿棉被盖住电脑。

7  油锅起火,应该使用盖上锅盖的方法灭火。

8  棉被起火可以用水扑灭。

9  金属钾、钠着火不能用水扑灭。

10     火场中防止烟气危害最简单的方法是:用毛巾或衣服捂住口鼻低姿势沿疏散通道逃生。

11     火场逃生的原则是:安全撤离、救助结合。

12     用灭火器进行灭火的最佳位置是上风或侧风位置。

13     使用灭火器扑救火灾时要对准火焰根部喷射。

14     由于行为人的过失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构成失火罪。

15     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给予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处罚。

16     火灾扑灭后,为隐瞒、掩饰起火原因、推卸责任,故意破坏或伪造现场,尚不构成犯罪的,处警告、罚款或者15日以下拘留。

17     在火灾事故中死亡10人以上(含本数)的为特大火灾。

18     在火灾或者日常生活中,如被烧、烫伤最有效的应急方法是:用冷水浸泡或冰块冷敷等紧急散热措施。

19     采取恰当措施,使燃烧因缺乏氧气而停止,这种方法叫做窒息法。

20     公安消防队扑救火灾,不收取任何费用。

21     保险丝常用低熔点材料制成,铅丝可以用作保险丝。

22     检查燃气用具是否漏气时,通常采用肥皂水来找漏气点。

23     被称作居民消防安全“四件宝”的是灭火器、逃生绳、手电筒、毛巾。

24     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的内容有:单位名称、详细地址、起火物、火势情况、报警人的姓名、电话号码。

25     当打开房门闻到燃气气味时,要迅速打开门窗通风以防止引起火灾。

26     当你被大火困在屋内,又无法迅速逃生时,卫生间相对安全。

27     火灾事故分为一般火灾、重大火灾、特大火灾三个等级。

28     灭火的基本方法有:窒息灭火法、冷却灭火法、隔离灭火法、抵制灭火法。

29     使用ABC类干粉灭火器可以扑灭:含碳固体火灾、可燃液体火灾、可燃气体火灾、金属火灾。

30     灭火器出现筒体严重锈蚀的,或筒体严重变形的,或被火烧过的,或无生产厂名称和出厂年月的情形,必须报废。

31     停电时,要及时关闭电源开关或拔掉插头,要尽可能用应急照明灯照明,或只能使用有玻璃罩的油灯。

32     电器设备引起火灾的原因有:短路、超负荷、电线老化等。

33     高层学生宿舍火灾有火热蔓延快、学生数量大、疏散用时长、被困学生逃生困难、消防灭火困难等特点。

34     高层楼上发生火灾时,我们不应该乘坐电梯或者跳楼。

35     发生火灾后,逃离火场的路线上遇有浓烟烈火时,必须把自己的衣服淋湿,再找一块湿毛巾捂住口鼻,以起到隔热虑毒的作用。在有浓烟的情况下,采用低姿势撤离,视线不清时,手摸墙壁徐徐撤离。楼道内烟雾过浓,无法冲出时,应利用窗户阳台逃生,拴上安全绳或床单逃生。

36     预防学生宿舍火灾,应注意:不在宿舍使用“热得快”等违章电器,不在宿舍使用酒精炉,不躺卧吸烟和乱扔烟头,最好不在宿舍抽烟,离开宿舍时拔下电源插头。

37     电褥子是用电热线和普通棉纺织布做成的,如果使用不当很容易发生火灾,使用中应注意:不可长期通电使用,不可折叠使用,不可用水洗,不可在弹性和伸缩性较大的床上使用。

38     消防车前往执行火灾扑救任务时,不受行驶速度、行驶路线、行驶方向和指挥信号的限制,其他车辆、船舶以及行人必须让行,不得穿插、超越。

39     火灾现场保护是起火单位或个人的法定义务。

40     禁止非法携带易燃易爆危险物品进入公共场所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41     禁止在具有火灾、爆炸危险的场所使用明火。

42     公安消防机构应当根据本地区火灾规律、特点以及结合重大节日、重大活动等消防安全需要,组织监督抽查,对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监督抽查每半年至少组织一次,对其他单位的监督抽查每一年至少组织一次。

43     大火封门无路可逃时,可用浸湿的被褥、衣物堵塞门缝,向门上泼水降温,以延缓火势蔓延时间,呼救待援。

44     当单位的安全出口上锁、遮挡、或者占用、堆放物品影响疏散通道畅通时,单位应当责令有关人员当场改正并督促落实。